資料來源: 行政院衛生署 疾病管制局

認識疾病

(一)疾病確認


發病情況通常為突然出現發燒,全身倦怠不適,食慾不振,嘔吐及腹部不舒服,數天之後發生黃疸,通常臨床症狀的嚴重度會隨年齡增加而增加。

恢復期有時會拖延,但會完全康復不留後遺症或復發。

許多感染並不出現臨床症狀,或者症狀輕微且沒有黃疸,僅能靠肝功能等生化學或血清檢驗測出,兒童時期感染尤其多不出現臨床症狀或症狀輕微。

A型肝炎的死亡率低(約千分之一);通常死亡情形多半為猛爆型肝炎且發生於老年患者。診斷依據急性期或甫感染患者之血清IgM A型肝炎抗體(IgM anti-HAV)檢驗;感染後2~4週內,通常臨床症狀出現前,以後繼續4至6個月內可測得IgM anti-HAV。

病毒及其抗體可藉由EIA或RIA的方法測得,如果在沒有實驗室檢驗設備配合的情況下,經由流行病學資料亦可做為診斷的參考依據,但在E型肝炎流行地區,就無法藉由流行病學資料分辨究竟是A型肝炎或E型肝炎感染。


(二)致病因子
A型肝炎病毒,約為27nm大小,無外衣的核醣核酸(RNA)病毒。



(三)發生情形


1、全球性疾病,散發個案或週期性的爆發流行。

在開發中國家,成年人多半具有免疫力,因此很少爆發流行;然而,因世界上許多地區環境衛生狀況逐漸改進,因此很多年輕人並未感染過A型肝炎病毒,爆發流行機會增加。

在已開發國家,A型肝炎感染多發生在托兒所或住家內、與急性期患者發生性接觸、靜脈注射毒癮者及曾到A型肝炎流行地區的旅行者。在環境衛生差的地方,A型肝炎感染頻繁,而且多發生於年齡層較低的人。



(四)傳染窩
人類及極少數黑猩猩及某些靈長類。




(五)傳染方式

糞口途徑的傳染。

於發病前1~2週可於糞便中檢出大量病毒,在SGOT、SGPT上升或臨床症狀出現之後,迅速減少而消失。共同感染源的爆發流行通常與受污染的水、具傳染性的食物調理人污染食物有關。雖然非常罕見,但亦曾有報告指出,輸入潛伏期患者之血液可引起感染。



(六)潛伏期
15至50天,平均為28~30天。





(七)可傳染期
感染力最強的時間在潛伏期的後半期,持續到出現黃疸之後幾天;無黃疸現象之病人,則為SGOT、SGPT上升至最高峰時。大多數的病患在出現黃疸症狀後1週即不具感染力。




(八)感受性及抵抗力
由於嬰兒及學齡前兒童感染之黃疸發生率低,顯示輕微的傳染及無黃疸感染很普遍。感染後產生之抗體或可延續終生,因而終生有抵抗力。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三、預防保健

1、宣導民眾注意環境衛生,個人衛生、安全飲水及食品衛生、勿生食海鮮。
2、對至A型肝炎高感染國家(尤其東南亞或中國大陸等)工作或旅遊未具抗體者,加強宣導接種A型肝炎疫苗之重要性。
3、推動廚師或從事餐飲業相關人員,將A型肝炎抗體檢驗納入餐飲工作人員健康檢查必要項目,並針對其未具A型肝炎抗體個案,要求完成A型肝炎疫苗預防接種。
4、針對慢性肝炎病患、托兒所、幼稚園之照護者及醫院醫護人員,其未具A型肝炎抗體者,加強宣導自費接種A型肝炎疫苗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四、治療照護
基本上急性A型肝炎應會自然痊癒,只要一般支持性療法即可,並無特殊治療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高醫北印志工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